7月30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,研究當前經濟形勢,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。在談到房地產時,不僅重提“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定位,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”,而且首次提出:“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”。
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房住不炒,在之后召開的9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中,有7次都對房地產作出重要表述,多次強調房住不炒。中央態度強勢,對房地產的規范和調控勢在必行。但明確提出“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”,還是大小姐洗包,破天荒頭一回。
2018年以來政治局會議、經濟會議關于房地產內容
在這之前,房地產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,在短期刺激經濟發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,尤其是當國家遭遇經濟下行或經濟危機時。
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,次年金融危機在國內大肆蔓延,政府宣布全面停止福利分房,允許住房抵押貸款,通過房地產刺激內需,在復蘇中國經濟的同時也助力房地產發展。2008年金融危機再次爆發,經濟下行,國家推行的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,錢源源不斷地流入房地產,房地產市場迅速膨脹。
但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重要手段,副作用太大。1998年之后房地產過熱發展了10年,2008年房地產救市更是讓炒房掮客蜂擁而入,帶動房價瘋狂上漲。此后十年,居民杠桿率從18%上升至48.97%。到現在,不管是投資買房者、中低收入者還是年輕人的杠桿率都已經高到極限邊緣。加之如今國際國內不確定性增加,房地產泡沫嚴重,再指望房地產短期拉動經濟發展,不僅不能穩增長,還容易給國家經濟帶來破壞性打擊。
我國居民杠桿率變化(2005-2018)
此外,動輒用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,還會導致錢瘋狂流入房地產,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動力將被大大稀釋。在實體經濟中,制造業是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行業,刺激房地產發展,也將推高土地價格,制造業因廠房租金過高被迫出走,行業發展空間被房地產嚴重擠壓。刺激房地產威脅的遠不止制造業,還有融資困難的中小民營企業,以及債務日漸高企的普羅大眾,這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。
房地產不能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,那什么才可能擔此重任?內需。
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出,要“深挖國內需求潛力,拓展擴大最終需求,有效啟動農村市場,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”。2018年我國名GDP實際增長6.6%,總量突破90億,其中消費功不可沒。在三駕馬車中,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6.2%,投資為32.4%,出口則為-8.9%。國際形式撲朔迷離,投資和出口增長乏力,內需被寄予厚望,被期待扮演刺激經濟的速效藥和穩定劑的角色。
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
數據來源:國家統計局
房地產也能刺激消費,但現階段,我國大部分居民的居住需求都已基本得到滿足,日漸飽和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沒有太大可良性拓展的空間。因而國家把目光轉向了其他領域的消費,比如農村市場,并對改革的力量寄予厚望!氨娙耸安窕鹧娓摺,雖然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,但擴大內需能否扛起短期刺激經濟發展的大旗,具體又該如何擴大內需,現在還沒有答案。
中央雖然明確表態,“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”,但也并未將房地產一棍子打死。如果緊抓這一句話不放就是一葉障目。堅持房住不炒,也并不意味著房價下跌,唱空樓市,還為時尚早。房地產雖然不再能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,但仍是促進經濟長期穩定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助推器。
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,2018年,我國房地產增加值為59846億元,約占GDP比重的6.6%。橫向對比,農業增加值為67538億元,約占GDP比重的7.5%。從2008年到2018年,十年間,我國房地產占GDP的比重從4.61%一路上升到6.6%,在國民經濟中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。統計局的數據還未將龐大的房地產上下游行業納入在內,比如建筑業、水電業、園林業、物管中介等服務業等等。
此外,房地產在投資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,2018年各省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所占GDP比重也相當高,在大部分省份中,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都超過了10%,海南甚至達到了35.5%,而三亞則達到了67.7%。各省市對土地財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畸形依賴。促進地方財政和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,也是中央延續地產調控政策的題中之義。
2018房地產開發投資占GDP比重省市排行情況
數據來源:中國產業信息網
樓市調控不會松綁,房地產不可能一業獨大,但國家也絕不會遏制房地產的發展。最理想的局面,是通過政府管理,實現房地產和其他行業的均衡發展,從而達到促進經濟健康、可持續增長的目的。而房地產稅的實施,則是房地產促進經濟長效發展的重要手段。
房地產稅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、房產稅、城鎮土地使用稅、城鎮房地產稅、印花稅等多個稅種,只要跟房地產經濟相關的稅都屬于房地產稅。
房地產稅的順利實施,對個人而言,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增加個人持有房屋的成本,這對于遏制炒房等亂象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;對房地產行業而言,也有利于穩定房價,減少房地產泡沫,推動房地產健康發展;對政府而言,能拓展稅源,增加財政收入,彌補財政缺口,也能遏制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中的違法行為和短期行為,減少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,促進經濟良性發展。
免責聲明及提醒:此文內容由天津資訊門戶網轉載天津日報,官方資訊平臺宣傳新聞,該相關信息僅為宣傳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站觀點,文章真實性請瀏覽者慎重核實!任何投資加盟均有風險,提醒廣大民眾投資需謹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