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資訊網訊:時下各類應季果蔬批量上市,不少消費者反映,有些看似普通的水果、蔬菜,被商家在名稱前面加上了具體的產地、產區或某些綽號后,不僅聽上去“高大上”了,價格往往也提高了不少,有些甚至賣出“天價”。那么這些名稱“高大上”的果蔬,究竟貴得有沒有道理呢?
家住河西區的王先生日前向記者反映,他前幾天在超市買的一種“云南山地藍莓”味道不錯,但價格比市場上的普通藍莓貴了一倍左右!昂髞砦业绞袌錾蠁柫艘幌,價格便宜的藍莓產地其實也是云南!蓖跸壬嬖V記者,“市場上,商家說現在這個季節云南藍莓上市量大,應該是比較劃算的時候!笔忻駨埮孔罱W購“廣西沃柑”時也遇到了類似情況。張女士說:“商家說廣西沃柑品質好、產量少,所以價格更貴,但是后來我在市場上買到同類沃柑,口感味道幾乎一樣,價格卻便宜了很多。關鍵是問了一下產地,同樣是廣西!毕M者劉先生前些天接受采訪時表示,自己買到的一種蓮藕,商家說是來自湖北某知名產區,但具體是不是這個產區,實在是無法證實,價格倒是比普通蓮藕貴了不少。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有不少消費者都曾遭遇過果蔬價格因名稱“高大上”而變得更貴的情況。特別是一些在電商平臺、視頻直播間里銷售的果蔬,店家或主播往往會強調產地、品種名稱,甚至特意強調一些比較流行的網名、綽號,并以此為賣點賣出高價。值得關注的是,這些商家所謂的產地信息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,作為消費者來說不容易作出判斷。有些消費者接受采訪時表示,往往在收到網購水果的時候發現,發貨地也并非直播間里所說的產地、產區,有時連包裝箱上的果蔬名稱也和商家宣傳的對不上號。
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,當前確實存在部分商家以產地、綽號為噱頭提高果蔬售價的情況。消費者一方面要盡量選擇正規誠信的購買渠道,同時也可以在購買前了解一下市場行情,以免被商家誤導。另外,有些果蔬名稱前帶有產地、產區名的,屬于“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”,這類產品應具有相關部門的規范認證和統一標識,消費者購買時應注意辨識。(津云新聞編輯劉穎)
免責聲明及提醒:此文內容由天津資訊門戶網轉載天津日報,官方資訊平臺宣傳新聞,該相關信息僅為宣傳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站觀點,文章真實性請瀏覽者慎重核實!任何投資加盟均有風險,提醒廣大民眾投資需謹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