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新聞網訊:昨天是國際社工日。社工,被譽為 “為社會寫詩的人”“服務對象的同行者”,他們奔赴在社會服務一線,與我們身邊無助、困難的群體打交道,這不僅需要熱情和專注,更需要專業技能和奉獻精神。
為了培育扶持一批扎根基層的社會組織和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,開展民政領域社會工作服務,河北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,在全區街道全面建立社工站。目前,首批試點建立3個街道社工站,預計到2023年底實現區內全覆蓋。
“哪顧得過節,最近太忙了,入戶排查、組織居民核酸檢測采樣,好多天沒回家了,” 河北區月牙河街社會工作服務站站長王可欣快人快語,“靈江里社區的于奶奶81歲了,獨居,從過完年就沒下過樓,這幾天糖尿病犯了,說是心情也不好,我得趕緊去看看!
“經過社工站的培訓,社工們都能針對特殊情況選擇聊天暢談宣泄、懷舊治療技巧、拓展社會交往等多種方式,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,解決困難居民的實際生活所需!卑矒崃四棠毯,王可欣介紹說,社工站結合月牙河街道社情,聚焦老年群體需求,以愛心助老為主線規劃設計社會工作服務活動,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和轄區現有資源參與為老服務,給予老人精神上關心、物質上幫助和生活上照料。
河北區寧園街社工站通過入戶走訪、問卷調查、隨機訪問等方式對寧園街的基本情況、人員構成、社會服務需求進行調研!巴ㄟ^對收集到的100余份調查問卷進行整理、分析,發現社區內的居民以老年人居多,且多為空巢老人,我們根據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迫切的特點,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,提升居民的幸福感、獲得感和安全感!睂巿@街社工站負責人郝文穎告訴記者,社區老人面臨著一些無法解決的生活難題,比如,電子產品更新換代,臺式電腦維修越來越難;手機越來越智能,老年人卻不知道如何使用等。由此社工站發揮資源優勢,鏈接社會資源,將社會愛心人士的優勢特長進行匯總分類,按照需求提供服務,解決老人的實際困難。隨著信息的豐富,社工站還逐步建立需求臺賬和供給臺賬,據此搭建供需平臺,為老人們精準服務,排憂解難。(津云新聞編輯劉穎)
免責聲明及提醒:此文內容由天津資訊門戶網轉載天津日報,官方資訊平臺宣傳新聞,該相關信息僅為宣傳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站觀點,文章真實性請瀏覽者慎重核實!任何投資加盟均有風險,提醒廣大民眾投資需謹慎!